濾網型空氣清淨機過時了?活氧機的未來趨勢解析! | 空氣清淨機 | 台北空氣清淨機

圖片來源: udn

 

根據近期台灣空氣汙染相關新聞,台灣西半部地區因受到大氣擴散條件不佳、境外汙染物移入及本地排放源(如汽機車廢氣、工業排放等)影響,空氣品質指標(AQI)時常達到「橘警」甚至「紅害」等級,尤其PM2.5(細懸浮微粒)濃度偏高,對呼吸道敏感族群、老年人及兒童的健康造成威脅。此外,室內空氣品質也受到室外汙染物滲透、裝潢材料釋放的甲醛、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s)以及細菌、病毒等影響,使得空氣清淨機成為許多家庭的必備家電。

 

空氣清淨技術的兩大類型:濾網型 (被動式淨化) vs. 活氧機 (主動式淨化)

1. 濾網型空氣清淨機

原理:透過風扇將空氣吸入機內,經過多層濾網(如前置濾網、HEPA濾網、活性碳濾網)過濾灰塵、花粉、PM2.5、異味等汙染物。

優勢:

對固態汙染物(如灰塵、花粉、PM2.5)過濾效果顯著。

技術成熟,市場選擇多樣。

無需擔心化學反應產生的副產品。

 

劣勢:

需定期更換濾網,長期使用成本較高。

無法有效去除氣態汙染物(如甲醛、VOCs)。

僅能淨化機器周圍空氣,無法主動擴散至整個空間。

電力需求往往遠高於主動式淨化技術的活氧機。

較大的噪音 (因為透過濾網過濾需要一定的風量)。

 

2. 活氧機(光觸媒、負離子、臭氧機能)

原理:透過釋放淨化分子(如負離子、臭氧)或利用光觸媒反應,主動分解空氣中的有害物質。

光觸媒:利用紫外線照射光觸媒材料(如二氧化鈦),產生氧化還原反應,分解甲醛、細菌、病毒等有機汙染物。

負離子:釋放負離子與空氣中的正離子(如灰塵、懸浮微粒)結合,使其沉降,達到淨化效果。

臭氧:臭氧具有強氧化性,可分解異味、殺滅細菌與病毒,但需控制濃度以避免對人體造成傷害。

 

優勢:

主動釋放淨化分子,擴散至整個空間,淨化範圍更廣。

對氣態汙染物(如甲醛、VOCs)及微生物(如細菌、病毒)有較好的去除效果。

無需更換濾網,維護成本較低。

 

劣勢:

使用較強的臭氧模式時,該環境需隔離。

對固態汙染物(如PM2.5)的過濾效果不如濾網型。

 

如何選擇適合的空氣清淨機?

根據需求選擇:

如果家中主要問題是灰塵、花粉、PM2.5等固態汙染物,濾網型空氣清淨機是較好的選擇。

如果家中裝潢後有甲醛殘留,或需要去除異味、細菌、病毒、改善國敏,活氧機的淨化效果更為全面。

 

結合使用:

對於追求最佳空氣品質的家庭,可以考慮結合濾網型與活氧機的優點,例如選擇具備光觸媒或負離子功能的濾網型空氣清淨機,既能過濾固態汙染物,又能分解氣態汙染物。

 

台灣的空氣汙染問題日益嚴重,無論是室外還是室內,空氣清淨機都成為保護家人健康的關鍵設備。濾網型空氣清淨機適合處理固態汙染物,而活氧機則能主動分解氣態汙染物與微生物。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產品,或結合兩者優勢,才能打造一個真正清新健康的居家環境。

 

空氣醫生怡可淨活氧機 (INT-25w)

#空氣汙染 #空氣清淨機推薦 #除異味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