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看不到的殺手:空污已成全球第二大早死原因|空氣清淨機|台北空氣清淨機
圖片來源: BBC
世界正面臨嚴峻的空氣污染挑戰,根據美國健康效應研究所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最新研究,空氣污染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導致早逝的因素,僅次於高血壓。2021年,全球約有810萬人因空污相關疾病死亡,其中超過70萬名為5歲以下的兒童。這些數據令人震驚,也凸顯了我們對於空氣品質的忽視,特別是在室內環境這個每天最常接觸、卻最常被忽略的空間。
室內空氣污染來源包括灰塵、黴菌、甲醛、二手煙、PM2.5細懸浮微粒等,長期暴露在此類環境下,會加重呼吸道疾病、過敏症狀,甚至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。為了改善室內空氣品質,越來越多研究與技術投入於「活氧機」的發展,其中以光觸媒、負離子與臭氧技術最為常見。
光觸媒(Photocatalyst)是一種在紫外線或可見光照射下,能催化有機污染物分解的材料,如二氧化鈦(TiO₂)。它能有效分解空氣中的甲醛、苯類及細菌病毒,減少致癌物質積累。光觸媒過程產生的自由基,能將有害氣體分解為無害的水和二氧化碳,從而降低對肺部的長期傷害。
負離子(Negative Ions)則透過釋放帶負電的微粒,使空氣中懸浮的PM2.5、粉塵等帶正電的污染物凝結沉降,進而降低空氣中有害微粒的濃度。研究指出,負離子不僅淨化空氣,還能提升人體自律神經平衡與免疫系統功能,有助減少呼吸道疾病與肺癌發生的風險。
臭氧(O₃)具強力氧化作用,能破壞細菌病毒的細胞膜,同時去除異味與揮發性有機物。但須注意濃度控制,低劑量臭氧具有淨化作用,高劑量則可能刺激呼吸道,因此合格的臭氧空氣清淨機必須具備自動濃度偵測與控制功能。
空氣醫生活氧機綜合技術若合理使用,能在維持人體健康與降低肺癌風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。隨著空污問題日益嚴重,將科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空氣管理,已不再只是舒適生活的選項,而是保護呼吸健康的必要行動。
#空氣汙染
#肺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