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相關新聞
火力發電,特別是燃煤電廠,是全球空氣污染最主要的來源之一。根據《柳葉刀》(The Lancet)2020 年的一項研究指出,長期暴露於細懸浮微粒(PM2.5)與氮氧化物等由燃煤產生的污染物,會大幅提升
全球暖化與能源轉型,各國政府積極調整能源政策,從燃煤火力到再生能源、核能等多元策略並行。然而,這些選擇背後隱含的空氣污染問題,也逐漸引發社會重視。尤其在疫情後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加劇,室內空氣品質 Ind
面對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的雙重挑戰,世界各國紛紛尋求低碳、穩定且具永續性的能源來源。本文將從成本、風險與效益三個角度,深入比較火力發電、太陽能發電與核能發電,並探討國際社會對核能的態度以及地震帶國家對其
當台灣逐步廢除核能發電廠、轉向以火力發電支撐全國電力需求時,一個迫在眉睫卻容易被忽略的問題逐漸浮現:空氣汙染的反撲,以及它對室內空氣品質與健康的長期衝擊。
研究來自一項美國專利(專利號:US4999201A),由日本研究者Kiku Okamoto與Shigeo Oki所提出,主要針對如何透過臭氧(O₃)控制或驅趕蟑螂。該研究指出,臭氧不僅可以殺死蟑螂,更
2025年5月,台灣歷史性地迎來能源轉型的新篇章:最後一座核電廠正式除役,結束了長達數十年的核能發電歷史。這項決策象徵著台灣走向非核家園的堅定意志,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— — 在穩定供電的同時,如何兼
走進一間氣氛熱絡的酒吧,音樂、燈光與酒香讓人放鬆心情。但除了酒精的香氣,你是否也曾注意到一股難以言喻的異味?那可能是混合了菸味、體味、汗味、食物油煙、清潔劑殘留與黴菌的結果。在這種人潮聚集、通風有限的
炎炎夏日,許多人選擇躲進冷氣房中避暑,但你是否知道,在享受清涼的同時,卻可能悄悄地吸進了各種看不見的污染物?夏季是空氣污染的高峰期,不只影響戶外活動,更會讓室內空氣品質陷入危機。
世界正面臨嚴峻的空氣污染挑戰,根據美國健康效應研究所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最新研究,空氣污染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導致早逝的因素,僅次於高血壓。
現代人有高達 90% 的時間 在室內活動,而許多看不見的污染物,其實正悄悄傷害著我們的健康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,室內空氣污染的濃度可能是戶外的2至5倍。
台灣的空氣污染與肺癌,特別是肺腺癌,有顯著的相關性。根據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,若居住地區的細懸浮微粒(PM2.5)平均濃度在30年間每立方公尺增加10微克,罹患肺腺癌的風險將提升,甚至高於每天
長照中心與養老院是高齡者長期居住的環境,空氣品質直接影響住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。然而,這類場所經常面臨空氣污染與異味的問題,主要來源包括: